同心协力 打造信用中国
2003-09-20
作者:《经济日报》2002-3-8
在过去的一年里,尽管我们加大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加强了公民道德体系建设,但是应该承认,失信仍然是我们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
朱鎔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加快建立公司、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
总理对信用建设这一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引起了代表、委员的强烈共鸣。
一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市场经济社会维系公司与公司、公司与顾客之间关系,使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运行的必要准则。
陈守义委员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让人感到痛心的是,借款不还、互相拖欠、制假售假、篡改财务账目、虚报统计数据、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等丑恶现象,在经济生活中随处可见。诚信危机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而且关乎中华民族能否在世界大家庭中立足的大问题。
常城委员认为,目前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我们在不断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制框架和游戏规则,使社会和市场的平稳正常运行有法可依;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和市场主体的个人却频频出现信用沦丧、道德败坏、信用全无等现象。
二
有专家分析,由于中国市场交易缺乏信用体制,使得国内生产总值的10%—20%为无效成本。
王曦委员呼吁把信用转化为财富。他说,资本分为叁大类: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信用资本。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生活中,资本备受青睐,人们对引进资金和技术备感兴趣;对物质资本津津乐道;人力资本,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也再升温;惟独信用资本未能引起全社会足够重视。
来辉武委员认为,信用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活动,需要有一个能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和规范市场交易的国民信用体系做保障。
刘汉元委员认为,失去诚信的根源是金钱至上,见利忘义的世界观泛滥,丧失良心和道德。他说,没有信用的市场和社会,是无法与国际接轨的。
辽宁大学经济学教授冯玉忠代表认为,假冒伪劣现象日益猖獗,被百姓痛斥为“灾祸”。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短期行为普遍化”,其中既包括公司行为短期化、个人行为短期化,也包括政府行为的短期化。
叁
一个信用水平较低的经济体系是难以建立起健全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代表说,市场经济发展越快,诚信就越显重要。如果社会上诚信普遍缺失,必将使我国在国际上的声誉严重受损,使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受到影响。
刘善璧委员说,讲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市场经济愈发达愈要求诚实守信,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与标志。
代表、委员们高度评价了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以及不久前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认为这表达了中央对诚信问题的高度重视。刘汉元委员认为,建设诚信,要从道德教育和完善法制两方面入手。黄紫玉委员强调,培育信用资本,要摒弃叁大失信行为:政府失信、公司失信、个人失信。周晋峰委员也提醒,切莫让信用经济成为信用“政绩”。政府应通过立法、定规矩,加强市场秩序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奠定信用大厦的基石,形成公司推动、政府服务以促进信用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
我们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社会?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委员认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欧美等发达国家用了150多年的时间,才建立起了比较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他认为,建立对失信公司和个人的惩罚机制,是建立作用体系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
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代表说,信用经济等不来,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从我做起。浙江市场发育较早、较快、较好,理应先行一步。据他介绍,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在今年工作报告中,将建设“信用浙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被郑重其事地列入了议事内容。
一些代表、委员强调,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将加快。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建议国家采取有力措施,争取“十五”期间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可先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条件较好的城市试点,逐步在全国推开。
朱鎔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加快建立公司、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
总理对信用建设这一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引起了代表、委员的强烈共鸣。
一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市场经济社会维系公司与公司、公司与顾客之间关系,使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运行的必要准则。
陈守义委员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让人感到痛心的是,借款不还、互相拖欠、制假售假、篡改财务账目、虚报统计数据、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等丑恶现象,在经济生活中随处可见。诚信危机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而且关乎中华民族能否在世界大家庭中立足的大问题。
常城委员认为,目前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我们在不断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制框架和游戏规则,使社会和市场的平稳正常运行有法可依;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和市场主体的个人却频频出现信用沦丧、道德败坏、信用全无等现象。
二
有专家分析,由于中国市场交易缺乏信用体制,使得国内生产总值的10%—20%为无效成本。
王曦委员呼吁把信用转化为财富。他说,资本分为叁大类: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信用资本。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生活中,资本备受青睐,人们对引进资金和技术备感兴趣;对物质资本津津乐道;人力资本,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也再升温;惟独信用资本未能引起全社会足够重视。
来辉武委员认为,信用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活动,需要有一个能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和规范市场交易的国民信用体系做保障。
刘汉元委员认为,失去诚信的根源是金钱至上,见利忘义的世界观泛滥,丧失良心和道德。他说,没有信用的市场和社会,是无法与国际接轨的。
辽宁大学经济学教授冯玉忠代表认为,假冒伪劣现象日益猖獗,被百姓痛斥为“灾祸”。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短期行为普遍化”,其中既包括公司行为短期化、个人行为短期化,也包括政府行为的短期化。
叁
一个信用水平较低的经济体系是难以建立起健全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代表说,市场经济发展越快,诚信就越显重要。如果社会上诚信普遍缺失,必将使我国在国际上的声誉严重受损,使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受到影响。
刘善璧委员说,讲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市场经济愈发达愈要求诚实守信,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与标志。
代表、委员们高度评价了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以及不久前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认为这表达了中央对诚信问题的高度重视。刘汉元委员认为,建设诚信,要从道德教育和完善法制两方面入手。黄紫玉委员强调,培育信用资本,要摒弃叁大失信行为:政府失信、公司失信、个人失信。周晋峰委员也提醒,切莫让信用经济成为信用“政绩”。政府应通过立法、定规矩,加强市场秩序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奠定信用大厦的基石,形成公司推动、政府服务以促进信用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
我们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社会?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委员认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欧美等发达国家用了150多年的时间,才建立起了比较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他认为,建立对失信公司和个人的惩罚机制,是建立作用体系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
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代表说,信用经济等不来,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从我做起。浙江市场发育较早、较快、较好,理应先行一步。据他介绍,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在今年工作报告中,将建设“信用浙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被郑重其事地列入了议事内容。
一些代表、委员强调,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将加快。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建议国家采取有力措施,争取“十五”期间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可先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条件较好的城市试点,逐步在全国推开。